【歡慶二十系列7】藥識能講堂活動 後疫時代系列之醫病溝通篇


【歡慶二十系列7】藥識能講堂活動 後疫時代系列之醫病溝通篇

隨著疫情趨緩,逐步鬆綁解封,但有些事恐怕回不去。在這場看不見敵人的戰爭,醫院成為高風險場所,大多數人不敢去醫院看病。醫療現場發生了哪些改變?

最明顯就是,進出醫院有管制。門診病人與陪病者進入院區,需插入健保卡或身分證,量測體溫,以及填寫健康聲明書。對於住院病人,防護層級更高,限一人陪同,若有家屬探病,需有快篩陰性證明,才能進出醫院。

醫病保持距離,以測安全

「尤其是五月升三級警戒,許多病人不敢來。就算來了,有的也不願意使用公共區電子血壓計」,三軍總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主治醫師,同時也是藥害救濟基金會顧問的王志嘉觀察到,醫師對於近距離看診也趨向保守。「像要病人打開嘴巴、放壓舌板檢查扁桃腺有沒有發炎,會儘量避免,減少被飛沫噴濺的機會。」

「少了看喉嚨這動作,有的病人可能會不習慣,覺得醫師不夠關心我,」王志嘉醫師解釋,臨床實務會權衡利弊得失,再決定需不需要做。例如,不明原因的發燒,擔心有可能是扁桃腺發炎化膿。如果有必要,會做好防護再進行。

儘管醫病雙方都有戴口罩,「有的家屬急欲知道病人病情,想看醫師電腦螢幕到底寫了什麼,如果靠的太近,通常會提醒他們不要站在我後方。」他進一步解釋,戴上外科口罩,面對面的接觸防護力較佳,但因口罩側面空隙較大,保持適當距離,更能保障彼此安全。

拉群組開家庭會議

相較門診看病,住院病人承受的心理壓力更大。由於陪病只限一人,許多家屬只能借助通訊軟體與病人保持聯繫,「少了人與人的近距離接觸,病人心情孤單,可想而知。換作是COVID-19確診病人,連陪都不能陪,醫護進出病房都要消毒、換隔離衣,更加深孤立感,」王志嘉醫師說。

奇美醫院全人醫療科翁子傑醫師,八月份受邀至藥害基金會舉辦的「醫療事故關懷人才培訓課程」,透過視訊連線主講「疫情下的醫病溝通」,談及他在疫情前不喜歡用電話跟病人解釋病情,因為看不到對方,容易產生誤解。

因為疫情,家屬會與病人視訊,常用LINE拉群組,凝聚家族情感。翁子傑醫師發現,群組召開家庭會議很方便,醫師上去解釋病情,資訊透明公開,每位家屬都可以參與、發問,手術同意書也可以上傳回簽,做到「溝通穿越不間斷,」他說。

參與居家醫療的他也發現,選擇在家善終的意願提高。許多住大樓的居民,由於是集合住宅,擔心左右鄰居的眼光,「以前認為不可能,但因為疫情關係,都嘗試了!」

他有個案,為了不讓媽媽在醫院孤單,所以四位子女選擇從住院照顧,轉向回家接受在宅醫療,一起陪伴媽媽走完最後一程。

口罩新文化

王志嘉醫師也發現,以前醫師戴口罩看病,會被認為不夠親切,但SARS過後,醫師看病一定戴口罩。而這波疫情要求外出全程配戴口罩,尤其醫院是室內密閉空間,他推測這波疫情過後,會養成病人進醫院戴口罩的習慣,「對醫病雙方更有保障。」

但還是有病人,就算戴口罩也不敢去醫院,因此疫情期間,健保署鼓勵醫療院所推出視訊診療,就算不出門,透過視訊,醫師也可以隔空問診,再由家屬赴醫院批價領藥。

至於,後疫情時代看病要做好什麼準備,才能跟醫師溝通更順暢?

藥害救濟基金會「藥識能講堂」-後疫時代:培養你的宅能力,就醫多元模式大公開,邀請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消化外科許文章醫師線上開講,解析各種就醫模式及醫病溝通的妙招。

他提醒,雖然戴口罩會看不到彼此表情,溝通容易有落差,但不管視訊還是親自就醫,建議事先準備小抄,掌握重點;攜帶過往的就醫資料;由熟知病人情況的「關鍵家屬」陪同。

溝通重點要包括:哪裡不舒服、症狀有多久、什麼情況會變嚴重或減輕,過去病史和過敏史等。他說,跟醫師溝通,要做到三通,「說得通、問得通、心意通」。此外,還有哪些醫病溝通小撇步,精彩演講內容,請由此進:《藥識能講堂-就醫用藥溝通模式大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