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疫情,計劃趕不上變化。藥害救濟基金會二十周年紀念活動的「醫法論壇」講座,原定七月中旬在國家圖書館舉辦,緊急延後改為線上直播,於9月10日邀請學者專家至直播攝影棚,與會講者變身「網紅網美」,侃侃而談。
藥品風險監控機制:從被動走向主動
此次講座同時在線觀看人數約五、六百人,以醫師、藥師為主。上半場由台大臨床藥學研究所長蕭斐元教授主講藥物安全監控機制,從被動等待通報走向主動安全監控,結合風險管控措施介入,例如:仿單修訂、致病人用藥須知或醫藥人員風險溝通函等,提升用藥安全。此外,安全監控不會一次到位,透過持續偵測、釐清、評估和管控風險訊號,不斷循環及時調整,配合藥物流行病學等科學方法,有效降低用藥的風險。
藥害大數據結合精準化醫療
接著,長庚醫院皮膚部長鐘文宏醫生分享,藥害大數據於藥品風險管理運用,結合藥物過敏基因篩檢,臨床現用於carbamazepine和allopurinol。精準化醫療是未來趨勢,除了基因篩檢,也發展出新工具。例如,結核病療法併用四種抗結核病藥,若發生藥物過敏,過去需要一個一個停藥試誤,但最新研究利用誘發T細胞特異性蛋白活化試驗,即可直接找出是哪個藥物致敏,免去試誤時間,減輕病人痛苦。
本土藥害訴訟實例分享
下半場則是高等法院廖建瑜法官列舉,過去十年來八件藥害相關法院訴訟,討論判決結果、引用法條以及相關責任歸屬。從法律層面探討,臨床實務如何告知病人藥物不良反應。醫療資訊不對等,有義務用藥前告知病人風險,但是由誰告知?包括醫師、藥師、醫療機構到藥廠的職責,利用口頭告知、藥袋標示和仿單警語等方法,告知的範圍、機率多大才要說?
還有,用藥前詢問病人藥物過敏史、基因篩檢、檢查藥物間交互作用,有他藥可以替換,上述降低用藥風險的做法,討論臨床實務可能涉及的法律責任範圍。
醫療爭議處理導入訴訟外機制,創造醫病雙贏
最後由藥害救濟基金會副執行長黃鈺媖律師談及,處理醫療爭議處理的新思維,導入訴訟外專家評估機制,減少曠日廢時醫療訴訟。醫糾一旦發生,病人勝訴率低,醫生有時心理壓力大到會「睡不著」,醫病雙輸。其實病人想要知道真相,但現階段台灣缺乏自費醫療鑑定,只能透過司法訴訟提告,才能取得鑑定。
過去韓國也有類似情況,但在1999年通過醫療事故補償及醫療爭議調解法案,設立調解、鑑定、仲裁和補償的專責機構。此舉獨步全球,醫法人士可以聯手調查事實、進行醫事鑑定,而且最後結果具有法律效力,等同確定判決。
而德國則成立鑑調會,免費提供鑑定與調解,雙方需自願參加,啟動鑑調程序後,提告的時效可先暫時停止,以免擔心訴訟時效,匆忙提告。
台灣現正準備通過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案,採多元雙向,醫法雙調,導入第三方公正人士,試辦醫療評析機制,以調解為主,希望為病人釋疑,釐清醫生處置是否得宜,降低雙方對事實認知落差。
當天沒有線上參與的朋友,本會規劃於11月1日將當天錄影置於本會教育資源中心平台,演講文字摘要詳見第76期藥物安全簡訊(110年12月出刊)https://www.tdrf.org.tw/safety05/,敬請密切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