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識能‧藥識能】看到針,我也暈了!


【醫識能‧藥識能】看到針,我也暈了!

2022/3/21


每逢國高中、小學開學,照例是校園大規模開打各類疫苗的季節,例行流感疫苗、人類乳突病毒疫苗(HPV)及最近的Covid-19疫苗,學生集體暈針也常被新聞報導。知名網紅也拍攝影片分享,打完疫苗走出診所,癱軟暈倒,下巴撞地連縫五針,直指是暈針惹的禍。

藥害救濟基金會指出,與其說是暈針,不如說是怕打針,也叫做針頭恐懼症(needle phobia)。有人光看見針頭,就算打在別人身上也暈,在抽血檢驗或是中醫針灸也時有所聞。美國有研究顯示1,約有一成的人不願意接種Covid-19疫苗的原因,就是討厭針頭、懼怕打針。

什麼是暈針?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暈針被歸類為與壓力有關的反應(Immunization stress related response,ISRR),屬於疫苗不良事件的一種2

壓力引起複雜的身心症狀。當身體把打針視為一個壓力事件,一般來說,心理緊張不安,致使交感神經興奮,引起「戰」或「逃」反應,導致心跳加速、血壓上升。甚至出現過度換氣、呼吸困難或抽筋等情形。

但在某些人身上,反而誘發副交感神經反應,嚴重程度者出現迷走神經昏厥,因為心跳變慢、血壓急速下降,連帶大腦血流量不足、失去意識,出現暈針的情形。

有的暈針還伴隨發生前驅症狀,例如噁心、冒汗或臉色蒼白。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出現疑似暈針情形,應盡可能避免倒下時造成外傷,可嘗試坐下或平躺休息,設法緩解緊張,若症狀持續,應儘快送醫。

是暈針還是過敏性休克?

值得注意的是,打針後瞬間失去意識,也可能是致命的過敏性休克發作3。過敏性休克多半是藥物或食物引起,多半在給藥或進食後數分鐘至半小時發作,而暈針通常是打針完五分鐘內發作。此外,九成過敏性休克會伴隨皮膚癢疹、面部水腫或是舌頭、咽喉腫脹等,症狀還包括心跳加速、血壓急遽下降。一旦發生過敏性休克,需要立即送醫,否則會危及生命。

因此,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疫苗接種後,應在觀察區休息至少15分鐘,離開後自我密切觀察15分鐘。如果曾經發生疫苗過敏的人,由於發生過敏反應的可能性較大,則建議至少觀察30分鐘再離開。

如何預防?

想要預防暈針4,可於接種前避免空腹及脫水,接種時採坐姿,等待時聊天聽音樂或看影片,有助放鬆心情。然而,對於接種有負面經驗,曾經發生過昏厥,害怕打針,以及有焦慮疾患病史者,均屬於接種後壓力相關反應(Immunization stress related response,ISRR)的高風險族群,藥害救濟基金會整理以下的事項,有助減低施打疫苗的疼痛與恐懼:

1.接種前,告知醫療人員:若是高風險族群接種,建議有親友陪同前往,事先告知接種站或醫療機構自身狀況,協助安排合宜的場地,可以有獨立隱密空間,避免等待時間過久,或直接目睹其他人接種。

2.等待時,不要緊盯著施打者的一舉一動:找人聊其他話題,找點事做,分散注意力。

3.接種時,做鬼臉或微笑:有研究發現5,和面無表情相比,微笑和做鬼臉可以減少40%的疼痛感覺。透過牽動臉部肌肉,改善受試者對打針的體驗,減輕身體對壓力的反應。

4.周遭的人別說「打針不會痛」:聽到針頭、疼痛等字眼6,7,非但不會和緩焦慮,反而使接種者更緊張,導致肌肉緊繃,注射時反而會更痛;也不要說「這沒什麼好怕」,企圖淡化、否定他的感覺。可以這麼說:「有人感覺像被戳到,有人覺得像被掐住,每個人感受不同,但通常很快就過去了。」允許他有自己的感覺,營造支持的氛圍,接納尊重他的恐懼。

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暈針與疫苗本身安全性無關,也不會造成後遺症,惟有對疫苗有正確的了解與認識,才能降低對於接種的恐懼。

Reference:

  1. Ruiz JB. Predictors of intention to vaccinate against COVID-19:Results of a nationwide survey. Vaccine. 2021 Feb 12; 39(7): 1080-1086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7794597/
  2. WHO. Immunization stresss-related response (ISRR)- A synopsis. https://www.who.int/immunization/sage/meetings/2019/april/2_A_synopsis_of_ISRR_Draft_SAGE.PDF
  3. 疾病管制署。區別疫苗接種後的立即不適―過敏反應、迷走神經反應和疫苗接種後相似的副作用。2021.3.22. 取自
    https://www.cdc.gov.tw/File/Get/yvahUhYH0SKXq-iLhl-E3A
  4. 疾病管制署-1922防疫達人。暈針如何預防。
    https://m.facebook.com/TWCDC/photos/a.187029023406/10159322089293407/?type=3&source=57
  5. Pressman SD. Smile (or grimace) through the pain? The effects of experimentally manipulated facial expressions on needle-injection responses. Emotion 2021 Sep;21(6):1188-1203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4881943/
  6. McMurtry CM. Managing immunization stresss-related response: A contributor to sustaining trust in vaccines. Can Commun Dis Rep 2020; 46(6): 210-8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2673376/
  7. CDC. 9 Things You Can Do for You and Your Baby. https://www.cdc.gov/vaccines/parents/visit/less-stressful.html

創用 CC 授權條款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