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就醫迷思 醫病合作趨吉避凶


破解就醫迷思 醫病合作趨吉避凶

2018/4/19


臺灣就醫便利,依據健保署資料,每年門診就醫人數約在2,200萬(註一)左右,幾乎每人每年都有看病經驗。不過一樣米養百種人,有人把診所當自家灶腳,但也有人看到白袍就滿腦子空白,不知該怎麼說、怎麼問;而醫病間是否能順暢溝通、合作,常是影響治療能否事半功倍的關鍵。財團法人藥害救濟基金會與高雄廣播電台合作製播「用藥安心‧救濟放心」單元,特別邀請高雄市立聯合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蔡秀男醫師,和聽眾分享正確的就醫及用藥觀念。

很多人就醫時常常有疑問,「我的表達能不能讓醫師了解病情?」、「醫師只是簡單問幾個問題,到底有沒有認真看診?」蔡秀男醫師解釋,每位醫師基本上受過溝通技巧的特別訓練,可以透過傾聽及各種診斷方法去釐清、回應病人話語中的重點,診視過程中也會引導病人去表達感受及症狀,因此民眾就醫時不需特別緊張,只要用簡單、自然的方式去回應醫師的問題,透過醫師的專業判斷,就可以協助病人找到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針對民眾常見的就醫迷思,像是「大醫院一定比較好?」、「健保藥跟自費藥真的有差?」、「症狀改善就可以停藥?」、「藥吃了沒效趕快換一家醫院看看?」等等,蔡秀男醫師說,這些迷思不但可能影響治療效果,甚至可能破壞醫病之間的合作關係,成為糾紛導火線。

蔡秀男醫師表示,有些民眾看病非大醫院、名醫不可,但其實無論醫學中心或是基層診所,治病的重點在於「對症下藥」,每種藥物都有不同特性、效果及極限,沒有絕對的優劣,如果有需要額外自費的醫療項目或特殊用藥時,醫師也會就個案判斷並給予建議,民眾還是要尊重信任醫師的診斷和治療處方;此外,醫師在初診及前期門診時,會透過與病人互動和病情判斷,逐步調整治療及給藥方針,此時如果換一家醫院,其他醫師還是要重新判斷、重新治療及調整,無形中會拉長治療周期,更可能因重複用藥而產生配伍禁忌、交互作用。

財團法人藥害救濟基金會表示,醫病間的信任與溝通是影響治療成效的關鍵,建議民眾應充分信任醫師,在療程中遵照醫囑用藥,注意身體反應,若有任何疑問或疑慮,應回診主動表達和詢問,讓醫師能視情況調整用藥或治療方針,這樣才是對自身健康最大的保障。此外,有鑑於部分醫病間爭議係因溝通不良或誤解所導致,衛生福利部近期也在高雄、台中、雲林、台東、彰化、南投等六個縣市推出第三方醫病溝通關懷服務,詳情可洽詢藥害救濟基金會(02)2351-0740。


資料來源:
註: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從健保大數據分析,邁向健保改革之路,臺灣醫界(2017),Vol.6,No.6。

延伸閱讀:
蔡秀男醫師,<如何成為好病人?如何避免醫療糾紛? -阿男醫師的磨思塔 A Nan MOSTA>,檢自http://nan122510.pixnet.net/blog/post/338684168-如何成為好病人?如何避免醫療糾紛?【國民
蔡秀男(民103),99%醫療糾紛都是可以避免的,臺灣,貓頭鷹出版社。

創用 CC 授權條款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