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拖到現在才回來看!」醫師對葛奶奶說。74歲的葛奶奶因為白內障,固定於眼科追蹤,但是上回醫師說白內障變嚴重了,建議最好還是手術。害怕開刀的葛奶奶於是不再回診,自行去藥房購買多種眼藥水及眼藥膏使用,想要積極「保養」,沒想到2個月後眼睛變得又紅又刺,甚至連眨眼睛都很痛,且視力模糊加劇,不得不回診。醫師表示這很可能是「藥物毒性角膜病變」,且角膜受損情況非常嚴重,最終葛奶奶還是緊急被安排了一場手術。
另一位23歲的娃娃,見到網路瘋傳一款可以使眼睛「黑白分明」的眼藥水,使眼睛常布滿血絲的她心動不已,特地拜託赴日旅遊的好姊妹到藥妝店幫忙「掃貨」。娃娃將眼藥水裝在隨身攜帶的化妝包,想到時就點一下。用了幾罐後,娃娃發現眼睛似乎有異物感,且不時感到刺痛,把點藥的頻率增加卻未見好轉,因而求診。醫師檢查後發現娃娃的角膜已經出現潰瘍,如果沒有及時治療,後果將不堪設想。
在上文中,葛奶奶跟娃娃的狀況,其實都是不正確的用藥觀念與行為所導致的。眼藥水的種類很多,功效也不同,常見的成分有維他命、清涼劑(如薄荷)、解充血劑(或血管收縮劑)、抗組織胺、抗生素、類固醇、散瞳劑或控制青光眼及白內障的藥物等;另外,為保持無菌狀態,部分藥水並添加了防腐劑。一般來說,眼藥水的功能依成分不同,可大致分為緩解不適(如疲勞、乾澀、紅腫及發癢等)、協助檢查診斷(如執行眼底檢查)、控制發炎或微生物感染、延緩或治療眼疾之用(如假性近視、青光眼及白內障等);沒有一種眼藥水可以處理所有眼疾,因此必須透過眼科醫師的診斷或藥師的指示,來使用適合的眼藥水,不宜自行購買使用。
許多民眾仍有眼藥水可以「保養」眼睛,因此多用無妨的觀念;然而有些眼藥水雖然可以短暫緩解不適,卻也可能掩蓋眼疾症狀而延誤治療;且在不當使用下,藥品或防腐劑可能會改變淚液的成分及眼球的環境(如酸鹼值、滲透壓及眼壓等),使結膜囊內的菌叢混亂而導致發炎、感染,另外還可能造成乾眼症、青光眼;若角膜的結構遭到破壞,則造成潰瘍、破損,嚴重者會影響視力,甚至導致失明!特別隨著不當使用的期間愈長或頻率愈高,出現的機率與傷害程度也愈大!
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您:眼藥水亦是「藥」,如有不適,應經過醫師診斷或藥師指示後再使用,才能對症下藥,安全也較有保障;除非經過專業人員的評估,否則一般並不建議長期使用。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透過網購或國外帶回的眼藥水,並不屬於我國合法藥物的範圍,若是因此而遭受藥害,並不適用藥害救濟制度的保障喔!提醒您可別貪圖方便而賠了健康,甚至失了保障。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