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藥安全小叮嚀~~藥害救濟『e』點靈


用藥安全小叮嚀~~藥害救濟『e』點靈

2009/11/11


自古至今,人們就知道可利用藥物來治療或緩解身體的不適,無論是神農氏嚐百草的中草藥,還是佛萊明從青黴菌中發現可對抗細菌的盤尼西林,藥物在人類醫學發展史上扮演著獨一無二的角色。而隨著臨床醫學與藥學的蓬勃發展,似乎讓人們越來越相信未來將沒有什麼不治之症了,依賴藥物的同時,也應當特別留心用藥上的安全注意事項以確保自身的健康。

近幾年來,衛生署積極推動落實藥袋標示以及藥物過敏卡的政策,別以為這些只是醫生、護士或是藥師的事,民眾也應培養正確的用藥觀念,除保障自己的健康權益外,也可督促醫療院所重視並貫徹用藥與醫療安全。仿間有許多民眾習慣自己從電視或廣播廣告還是到國外購買號稱具有療效或是國內未核准販售之藥品,還紛紛爭相走告,將「好康」分享給周遭的親朋好友,這樣做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呢?

首先,我們必須要有一個正確的觀念,目前在台灣所稱的「藥物」是指領有行政院衛生署所核發藥物許可證,並依法製造、輸入或販賣而稱之,而每個藥物都有屬於自己的「身分證號碼」,如同我們出生時必須向戶政單位申報戶口一樣,只是藥物取得自己專屬證號的程序比出生申報時要嚴謹許多。也就是要藉由複雜及嚴格的審查制度,來瞭解並評估這些藥物對國人的身體健康會不會造成危害以及是否真正具有治療或緩解疾病的效能。所以私自購買來路不明或是國外生產但非經核准的「藥物」(它們應該稱為偽藥、禁藥或劣藥),對於用藥人來說,真是一點保障也沒有。

「小病至診所,大病去醫院」,不管是小感冒還是胃潰瘍,就診時應明確告知醫師自己的病史、用藥史、藥物及食物過敏史、目前是否同時服用健康食品、又是哪些種類!好讓醫師能正確判斷病情及避免可能的藥物交互作用。領藥時也應注意核對藥袋上的姓名是否正確、共有幾種藥物、每種藥物的服用方法及時間、總共開了幾天份,若是曾因服用藥物出現副作用,如:過敏、皮膚癢或是其他肝、腎功能損傷的民眾,都應紀錄並仔細核對醫師所處方的藥物中有沒有相同名字的,同時也可將此訊息告訴藥師,請藥師代為查詢,這樣用藥安全才能更有保障。

若因當正當使用合法藥物,卻因藥物的副作用導致住院、障礙甚至死亡情況時,您知道可以向財團法人藥害救濟基金會提出救濟申請嗎?詳情請上本會網站www.tdrf.org.tw或撥打藥害諮詢專線:(02)2358-4097查詢相關資訊。

創用 CC 授權條款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